配资股是 大韩成长史话,在上海重庆建临时政府司令部,中国援助功不可没_日本_李承_帝国
发布日期:2025-04-22 21:08 点击次数:162每当说起韩国,大家都免不得会心一笑配资股是,著名的“油管五常”之一,为了宇宙秩序与世界和平也是操碎了心。这不,前两天乌俄刚有动作,就跳出来称暂不考虑出兵介入,完全一副大国风范的模样。
不过令人尴尬的是,韩国自己并没有战时指挥权。也就是说,如果一旦沾染战事,韩国的军队完全要听命于外国人的指挥,就连自己国家的总统都无权调动。因此有些话说了也是白说,大家权当是听个笑话罢了。
就是这样一个神奇(奇葩)的国家,它当初的创业史也是充满了野路子般的传奇色彩。因为一开始它的临时政府是在中国上海成立的,军队总司令部也是在中国重庆开张的。宇宙大国的先民为什么要背井离乡跑到中国地盘上自谋生路创业立国,这话说起来就稍稍有些长了。
早在1894年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人控制了朝鲜,随即要求进行“试点改革”,实行“甲午更张”。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鼓捣朝鲜国王改称皇帝,但朝鲜国王没敢答应,只是将国王的名头升级为“
展开剩余85%大君主陛下
”。虽说没能称帝,但还是自用了“朕”、“诏”等字眼,这种心理当然是在一点点试探大清朝的态度与反应。
到了1897年的10月12日,已经实际脱离了清廷藩属的朝鲜在日本与俄国的监视控制下更改国号,第26代国王李熙这回也敢自称皇帝了,国名也从“朝鲜王国”变成了“大韩帝国”。
其实一开始朝鲜王考虑的国号是“大华”,但几番思量后终是改成了“大韩”。当时的清朝驻半岛官员唐绍仪曾对此评价道:“僭窃之极,从古未闻,似此妄自尊大,不知戒慎,恐东方之祸机亦即伏于此矣!”
然而,中国的另一位名士章太炎却看走了眼,他对朝鲜国王称帝表现出明确的支持。因为他觉得朝鲜的情况与南朝南宋等情况类似,对于“诸夏之真王”来说,也是有资格称帝的。当然,这种理论是建立在“视朝鲜为吾土”的基础上的。
但不管怎么说,从“王国”变“帝国”,这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上开了先河,虽然只是个傀儡政权,但在国名的称呼上还是很扬眉吐气的。可是令朝鲜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1910年8月29日,《日韩合并条约》生效,大韩帝国卒。于是半岛上所有的一切都归了日本,朝鲜人也成为了日本的四等国民。前三等依次为日本本土人、琉球人、台湾人。而后日本又将朝鲜王室并入日本皇室贵族,令朝鲜境内的人全部“创氏改姓”,“朴”、“金”、“李”、“赵”、“张”等姓氏统统换掉,改为“井上”、“松下”、“田中”、“渡边”等日式名字。
不甘受辱的朝鲜人大量逃亡海外,但基本上都是跑到了中国境内,这也为后来的反日复国积攒下了人力资源。
1919年,朝鲜境内爆发起义失败,流亡于中国的朝鲜名流志士齐聚上海,在上海滩流氓头子杜月笙的协助之下,于法租界内召开独立运动代表会议,最终决定成立临时政府,以向“巴黎和会”提出独立要求的主张。
在召开的第一届大韩民国临时议政院会议上,众人制订了《大韩民国临时宪章》、《临时政府施政纲领》以及政府成员《宣誓文》等基础文书。因主张剔除君主制,采用国务总理制的架构,李承晚被推举为国务总理。而后又安排了内务总长、外务总长、法务总长、财务总长、军务总长、交通总长、秘书长等职位。
可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很多当选的总长都不在上海本地,所以又在各类总长的下面设立了次长职位。同时,告全体国民书和告世界各国政府的《宣言书》也一并出炉。“当此之际,宣布全民族期待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政府将与国民一起同心协力,履行光复国土之神圣使命。”这是临时政府建立的初衷。
上海临政在吸收了汉城临时政府的同时,又整合了海参崴大韩民国议会政府。1920年12月,李承晚正式宣誓就任大韩民国临时大总统。不过由于各方都想为自己捞取好处,分歧内讧不断,李承晚又成了美国的代言人,因此在1925年3月就被弹劾下台了。后来经过轮流坐庄,“韩国国父”金九成了临时政府的掌门人。
从1926年到1932年,临政在此期间内一直是在上海的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办公,因此这里也就成为了韩国人眼中的一个建国圣地,被称为“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圣殿”。临政的这个办公旧址一直保存至今,并开放为博物馆供广大游人参观,中韩建交以后的韩国历任总统都要来此朝圣缅怀。
随着时局变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不得不辗转于中国多地,最后迁往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并在那里成立了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临时政府就发表了对日宣战声明书。好不容易挺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临时政府这才搬家回到朝鲜境内,正式成立韩国政府。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身份一直都未被任何国家所承认,真的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不过尽管如此,中国却给予了临政兄弟般的无私帮助。
因受欧美各国冷遇,临政将“外交”重点放在中国与苏联方向。1921年5月,临时政府派专使前往广州拜谒孙中山先生,并正式递交了“国书”。随后,使者向孙先生提了五条要求希望给予满足。
第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承认护法政府为中华民国正统政府,并对中华民国的元首及国权表示尊重。第二,希望中华民国护法政府也能够承认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合法性。第三,希望中方接纳收容韩国的流亡学生进入中华民国的军校学习。第四,希望借款50万元用以临政运转。第五,希望得到中方租借地带以资养韩国独立军。
从中不难看出,除了第一条是抛砖引玉的铺垫,剩余四条则全是求援求助的要求。面对求助,孙中山先生表示完全支持。称:“对于流亡中国继续坚持奋斗之贵临时政府,我护法政府自应予以深切同情而加之承认,欢迎韩国青年入军校学习。至于实力援助,待北伐计划完成之后,当全力援助韩国复国运动。”
而后,中国方面将承诺全部兑现。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对待韩国临时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可以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仅在武装训练及人员培养方面对其进行援助,还积极地帮助其在国际社会上扩大影响力。据粗略估算,仅在1941年至1945年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政府至少向韩国临时政府援助资金15亿美元,民间捐赠也是不计其数。
在中方与苏方的援助之下,大批朝鲜青年成长为军事人才,临政军务部也顺利迁往中国东北地区,并在那里训练步兵团,对外称“韩国独立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临时政府迁回故土,成立大韩民国。
2020年3月1日配资股是,在韩国纪念独立运动101周年的活动仪式上,一名韩国女性公职人员以非常标准的汉语普通话朗读《独立宣言》。有国人对此进行个人解读,认为这是韩国在对中国曾经付出的无私援助进行回馈。
发布于:天津市